中秋節(jié)期間,陜西省澄城縣樊家川村又迎來了一個旅游旺季。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樊建武每天奔走在水果采摘園、游樂場、民俗街之間,忙著維持秩序,提升服務質量??粗S收的果子和來往的游客,他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
15年前,樊建武放棄城里的生意,回村當支書;扎根家鄉(xiāng)15載,他帶領村民探索創(chuàng)新、搏擊貧困,將貧窮落后的樊家川村變成了“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國家森林鄉(xiāng)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樊建武個人也先后獲得中國鄉(xiāng)村旅游致富帶頭人、全國優(yōu)秀城鄉(xiāng)社區(qū)工作者、陜西省脫貧攻堅創(chuàng)新獎獲得者、陜西省勞動模范、陜西好人等多項榮譽。
樊家川村地處渭北旱塬,龍首渠引洛古灌區(qū)穿村而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里是讓無數(shù)周邊村民羨慕的“米糧川”。但進入九十年代后,由于沒有及時調整產業(yè)結構,村里經濟逐年下滑。直到2009年,樊家川村的村民們還多以種麥子為主,輔以種蘋果、梨子、桃子等雜果,但不成規(guī)模,賣不上價錢。村民們收入不高,也無力改善村莊環(huán)境,全村仍然是土墻、土路,遇上下雨天,村民們出門都很困難,大家無不羨慕發(fā)展得越來越好的周邊村。
此時,已在外創(chuàng)業(yè)多年的樊建武事業(yè)鼎盛,他經營的大荔縣汽車貿易公司年銷售額上億元,年收入1000多萬元。他每次回村看到村民們起早貪黑在地里刨食,還掙不了幾個錢,就很難過。他想幫大家一把,卻不知該從何幫起。
2009年5月,時任樊家川村黨支部書記的樊孫康專程來到大荔縣邀請樊建武回村帶領鄉(xiāng)親們干點事。突如其來的邀請讓樊建武很猶豫,雖然他有幫村里的想法,但從沒有想過回村干事。
后來,70多歲的老支書樊孫康又陸續(xù)來了三回。最后一回,他語重心長地說:“建武啊,你長大了,掙錢了,有出息了,你該回去看看,咱村里人都過得啥日子,樊家川需要你,鄉(xiāng)親們更需要你。”
“老書記的話像一記重錘砸在我心上。他已是古稀之年還在操心村里的發(fā)展,我作為后輩,覺得慚愧。”樊建武說,三思過后,他決定把公司交給妻子打理,自己回村里干事。
他的妻子堅決反對:“人家是從農村往城里跑,你倒好,從城里往農村跑。好好的公司不經營了,兩個娃你也準備不管了。”下定決心的樊建武對妻子說:“我的前半輩子讓咱自己家致富了,后半輩子我想為村里做點實事,讓村民們能跟咱一樣,都富起來。”
2009年9月,樊建武全票當選樊家川村村委會主任。后來他又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連任至今。因他早年一直在外面打拼,初次選舉時村里80%的人都不認識他,但大家都選了他。參加選舉的村民樊崇山說:“村里太窮了,太需要一個能干事的人來帶領我們發(fā)家致富。”
樊建武剛當選村委會主任時,樊家川村有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72戶1894口人,全村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30%以上,是全縣貧困人口分布最多的一個村。
“我?guī)缀跖鼙榱巳逅袘?,問遍了村里所有人,大家告訴我,沒有人愿意窮,但出路在哪里,他們也不知道。”樊建武說,那一刻他如挑千斤擔。
他告訴自己,只解決一家一戶的問題不行,解決好每家每戶不能解決的問題才是出路。經過多次外出考察學習、反復商量論證,樊建武逐漸理清了“基礎保障、產業(yè)支撐、農旅結合、品牌引領”的發(fā)展思路。那時候,樊建武晚上畫圖紙、做設計,白天到縣里、市里、省城,去爭取資金、跑項目。
他想效仿大荔縣、蒲城縣一些富裕村發(fā)展規(guī)?;拇笈锸卟?,然而村委會賬上的資金是負數(shù),流轉土地的錢從哪來?
于是,他又一次頂著妻子的反對,一咬牙把自家的汽車貿易公司賣了,墊付了200萬元作為村里發(fā)展產業(yè)的啟動資金。
2010年,樊家川村20座蔬菜大棚建好了,但村民們卻顧慮重重,沒有人愿意種。于是,樊建武帶頭承包了8座蔬菜大棚,他一邊鼓勵村“兩委”干部也帶頭承包,一邊提著水果、瓜子上門做村民們的思想工作。他說,既然大家有顧慮,自己就先做給大家看。
兩年后,承包蔬菜大棚的人收回了成本,村民們開始競相承包蔬菜大棚,有的村民還在樊建武的指導下自建了蔬菜大棚。自此,樊家川村的農產品產業(yè)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后來,樊建武多次帶領村民們到外地取經,他們發(fā)現(xiàn),水果的利潤比蔬菜高。樊建武便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來村里檢測土壤的酸堿度、溫度、濕度,確定本村適宜種植酥梨。于是,他又跑出去選品種、找樹苗,說服村民們種植酥梨。慢慢地,村里的酥梨面積從1畝增加到100畝,再從100畝擴大到1000畝,直到現(xiàn)在的3500畝。
隨著蔬菜、酥梨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鄉(xiāng)親們的腰包也很快鼓起來了,樊建武打心眼里地高興。但是很快,另一個困惑又縈上他的心頭,樊家川村的產業(yè)過于單一,如何抵御各種風險?
樊建武再次邀請農技專家來村里“會診”,因地制宜提出“山上栽核桃、溝坡種花椒,幼樹套種黃花菜”的多樣化發(fā)展模式。與此同時,樊家川村還積極順應市場需求,發(fā)展了大棚草莓、杏、油桃、甜瓜以及苗木繁育、果筐生產、氣調存儲、奶山羊養(yǎng)殖及秋梨膏加工等多種產業(yè)。依托自然資源的獨特優(yōu)勢,村里還建成了游樂場、跑馬場、龍首迷宮、民俗街,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形成了點多線長、融合互補、整體推進的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模式。
如今的樊家川村已成為省級現(xiàn)代農業(yè)園區(qū),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50余萬元,曾經讓周邊村民羨慕的樊家川村又回來了。(本報通訊員 王小敏 李強 秦渭平)
- 2024-09-23甘肅統(tǒng)籌力量延伸觸角 跟進監(jiān)督護航糧食安全
- 2024-09-23記者調查 | 破繭重生
- 2024-09-23深入建設一線強化全周期監(jiān)督心懷國之大者 護航大國工程
- 2024-09-20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凝聚共同奮斗的磅礴偉力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