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觀察、去思考、去書寫,讓寫詩成為追尋文學價值、思考生活意義的一種方式,也為生活注入更多詩意
“趕時間的人沒有四季,只有一站與下一站。”
作者是誰?王計兵,一個遠離故鄉(xiāng)的外賣員,一個5年寫了2000多首詩的文學愛好者。近來,《一個人,也要活成一個春天》等集結普通人詩歌作品的詩集出版上市,樸實的文字、濃烈的情感,讓人為之感動、沉思。
中國素有風雅頌的詩歌傳統(tǒng),民間詩人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者。據(jù)統(tǒng)計,僅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目前就有約60萬人在寫詩。產(chǎn)業(yè)工人、快遞小哥、都市白領、田間菜農(nóng)……不管是值守流水線還是穿梭大街小巷,不管是伏案桌前還是行走在田埂,詩歌成為他們的心靈寄托。
詩歌不是遠去的風景,更不是孤芳自賞的盆景。一首《趕時間的人》,獲得數(shù)萬點贊,2000萬的閱讀量,被網(wǎng)友稱為“勞動者之歌”;一本出自農(nóng)村詩人的《月光落在左手上》,銷量超過10萬冊;一名自稱“隔花人”的“地攤詩人”,在社交平臺上圈粉數(shù)十萬……或許這些詩歌大多稚嫩,但簡單、本真的文字,往往能直擊心靈。不同職業(yè)、年齡、性別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共同選擇以詩歌的方式,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更多詩意的瞬間,在奔騰向前的時代,留下普通人的見證。
有人說,在當下談論詩歌,似乎不合時宜。當短視頻的流行碰撞經(jīng)典書籍的閱讀,當人工智能一氣呵成寫出五言七律,人們是否還需要字斟句酌、賡續(xù)詩歌這一古老的文學傳統(tǒng)?
是的,我們還需要詩歌。
學生在視頻網(wǎng)站的評論區(qū),用詩歌傾訴青春的苦惱和甜蜜;上班族在手機備忘錄里,用詩歌記錄工作的點滴、家庭的溫情;工人在視頻號里朗誦自己的詩篇,用詩歌定格感悟和浪漫。通過這些包羅萬象的主題、獨一無二的訴說,我們得以了解詩歌背后的個體,也得以傾聽他人的聲音,感受更為豐富的精神世界。
更重要的是,多元的創(chuàng)作群體、豐富的詩歌主題、熱情的文學討論,讓人看到詩歌的更多可能。從“為你讀詩”“讀首詩再睡覺”等微信公眾號,到線上“斗詩大會”、讀詩直播,互聯(lián)網(wǎng)的新媒介新應用,形塑了詩歌生動的面貌、吸引了大眾多樣的參與。在文學的廣場上,需要有專業(yè)作家的筆觸,也需要有普通人的聲音,參差多態(tài)的聲部,構成了時代的合唱。
去觀察、去思考、去書寫,讓寫詩成為追尋文學價值、思考生活意義的一種方式,也為生活注入更多詩意。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0日 11 版)
- 2023-04-19賀蘭山深處的綠色煙嵐(遇見)
- 2023-04-19云上村莊的風景(逐夢)
- 2023-04-19蘭州古城
- 2023-04-19馮友蘭:一個“中國特色”的哲學家如何思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