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巴金的讀書和寫作
指鳴
19歲的巴金離開四川成都,去南京和上海求學(xué),不久之后他得了嚴重的肺病。這件事讓他很憂郁,他報考北京大學(xué)的夢想被阻斷了。
養(yǎng)病期間他讀了很多小說。“我并未學(xué)過文學(xué),中文的修養(yǎng)也不高,唯一的長處是小說讀得多,古今中外作品能到手的就讀,讀了不完全忘記,腦子里裝了一大堆雜貨。”巴金說。這里的雜貨是指各種流派的作家和作品,他都喜歡,都在寫作中有所借鑒。他說:“我不是文學(xué)家,不屬于任何派別,所以我不受限制。唯其不是文學(xué)家,我就不受文學(xué)規(guī)律的限制。”
23歲他去法國留學(xué)。對于1920年代的作家來說,巴黎是個好地方,可以感受歷史和文化的法蘭西,接受雨果和盧梭等人的影響。在他去巴黎之前,海明威也去了那里,剛離開不久。
巴金在巴黎拉丁區(qū)的一個小公寓里,開始他第一部小說《滅亡》的寫作。“每晚上一面聽著圣母院鐘聲,一面在一本練習(xí)簿上寫一點類似小說的東西,這樣在三月里我就寫成了《滅亡》前四章。”巴金回憶說,“我在法國學(xué)會了寫小說。我忘記不了的老師是盧梭、雨果、左拉和羅曼·羅蘭。”
在青年巴金的寫作中,可以看到盧梭主張社會契約、反對不平等、提倡個性尊嚴和熱誠坦白等方面的影響。
而雨果注重自我的激情敘述的浪漫主義寫作、表現(xiàn)人物形象善惡美丑的辯證法,也影響了青年巴金的創(chuàng)作觀念。
那時,巴金認為左拉的小說就是對社會的揭露和批判,另一方面,左拉關(guān)于一個家族歷史的系列小說,對巴金傾向于創(chuàng)作連續(xù)的家庭小說,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在另一位老師羅曼·羅蘭那里,巴金學(xué)到了擺脫憂郁和死亡的陰影,以生命的力量征服一切,搏斗不息。
接近兩年的留學(xué)生活,是巴金生活中的一個轉(zhuǎn)折點。1928年底返回上海前,他在法國寫的中篇小說《滅亡》已在一份當(dāng)時的權(quán)威《小說月報》上發(fā)表,這標(biāo)志著他順利進入了文壇,回國以后用不著他自己到處投稿,就有雜志社編輯向他組稿了。
“我正是因為不善于講話,有感情表達不出來,才求助于紙筆,用小說的情景發(fā)泄自己的愛和恨,從讀者變成了作家。”巴金說,我寫作一不是為了謀生,二不是為了出名。我寫作是為了同敵人戰(zhàn)斗,“一切舊的傳統(tǒng)觀念,一切阻止社會進步和人性發(fā)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殘愛的努力,它們都是我最大的敵人。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寫來控訴、揭露、攻擊這些敵人的。”
青年巴金勤奮寫作,寫了大量小說。“在最初的20年間,我寫了后來編成十四卷《文集》的長篇、中篇、短篇小說。里面有《激流三部曲》,有《憩園》,有《寒夜》。”巴金說,“從1929年到1948年這20年中間,我寫得快,也寫得多。我覺得有一根鞭子在抽打我的心,又覺得仿佛有什么鬼魂借我的筆為自己伸冤一樣。我常常同主人公一起哭笑,又常常絕望地亂搔頭發(fā)。我說我寫作如同在生活,又說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寫作同生活的一致,是作家同人的一致,主要的意思是不說謊。”
真誠而不說謊,是巴金對自己寫作的要求之一。
勤奮而善良,也是他對寫作的一種要求。
他鼓勵自己說:我要寫,我要奮筆寫下去。首先我要使自己“變得善良些、純潔些,對別人有用些”。
還有一次,他借用讀者之口說出了對作家們的要求:“你們把人們的心拉攏了,讓人們相互了解,你們就是在寒天送炭、在痛苦時送安慰的人。”
相關(guān)新聞
- 2020-05-19紀(jì)實文學(xué)作品《古路之路》書寫脫貧攻堅新實踐
- 2020-05-19著名作家曹文軒新作《尋找一只鳥》“云”上首發(fā)
- 2020-05-19《向往——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張全收》:以個人奮斗濃縮時代
- 2020-05-19故宮第二本解謎書《金榜題名》面世 含百余硬核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