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五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对铝钇呤蚣狻分杏涊d:“白露,八月節(jié)。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時至白露,白晝漸短,光照減弱,暑熱結束,夜涼如水,寒生露凝。露水原本透明無色,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應五行之金,金應五色之白,故名“白露”。
露,是秋季的典型自然現(xiàn)象之一。孟秋白露始降,仲秋白露凝珠,季秋白露為霜,“露”晶瑩剔透、遇寒凝結,在有關秋季節(jié)氣的描述中常見其身影?!抖Y記·月令》云:“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逸周書·時訓解》亦有“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的描述?!痘茨献?middot;天文訓》提出的“二十四時之變”中,始將“白露”“寒露”明確納入節(jié)氣體系。
露質地清澈晶瑩,古人寓之以純潔脫俗之意。曹植在《承露盤銘敘》中寫道:“氣之清者莫如露。”唐代張彥勝《露賦》云:“夫露者,陰陽之精也,天地之靈液。”古人把露看成天地所生的靈液并賦予其諸多美好品格,如“金風玉露一相逢”中潤如玉的玉露,“垂緌飲清露”中清如氣的清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中皓如月的白露,“甘露降府庭,上天表無私”中象征政治清明和德政教化的甘露,等等。
古時有飲露風尚,以昭示清白高潔的風骨?!肚f子·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風飲露”的描寫,以“吸風飲露”來描繪超越世俗功名、擺脫物質依賴的神人形象。屈原在《離騷》中所描寫的主人公,“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木蘭墜露”象征純潔與自然,隱喻詩人不慕名利、堅守本心的志趣。自此,“飲露”便成為后世重要的比德意象,士子文人皆以飲露象征自我高潔形象。如曹魏時嵇康《五言贈秀才詩》,起筆以“雙鸞”隱喻與友人志同道合的關系,接著借鸞鳥“抗首漱朝露,晞陽振羽儀”表達昂首自潔、超逸不染的決心。我們做人也應如白露般氣質清白,弘揚清風正氣,滌蕩思想塵埃。
朝露,蘊含光陰易逝的哲理。漢樂府《長歌行》中有“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之句,陽光下的晨露,更加晶瑩剔透,卻也轉瞬即逝。曹操《短歌行》中亦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之嘆,藉由朝露轉瞬飛逝感慨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黨員干部當知光陰易逝之理,珍惜當下,努力奮斗,切勿虛度青春、悔之莫及。
今逢白露,秋風徐來,我們應以露質高潔自比,以朝露易逝自警,不染污濁之氣,堅守清廉本心,珍惜時光,砥礪奮進。(作者:李崇)
- 2025-09-04四知金 | 做了虧心之事,心中就有了鬼
- 2025-09-04從偉大勝利走向偉大復興
- 2025-09-04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珍愛和平 開創(chuàng)未來
- 2025-09-04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