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榆中,隱藏著一處美麗的古鎮(zhèn)——青城古鎮(zhèn)。這里風景如畫,小橋流水與自然環(huán)境使其成為西北地區(qū)的江南水鄉(xiāng)典范。這個千年古鎮(zhèn),以其獨特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感受其別樣的風情?!?/p>
自漢代起,這里便是屯兵戍邊的要塞。北宋仁宗年間,西夏王李元昊發(fā)動叛亂,秦州刺史狄青為防西夏入侵,依托黃河天險,在唐朝壟溝堡的基礎上增筑了新城。因其形狀東西長、南北狹,故被稱為“一條城”或“條城”。后來,為紀念狄青,這座城市被命名為青城。
青城是黃河河灣中的一塊綠洲。以前,這里是黃河水運的重要碼頭。當時,人們從蘭州向包頭運輸貨物,多從蘭州乘坐羊皮牛皮筏子,順水而下,第一個??奎c就是青城。依靠黃河,這里逐漸發(fā)展成一個集水運商貿(mào)人文于一體的古鎮(zhèn)。明清時期,青城更成為隴上聞名的水煙之鄉(xiāng)。
九曲黃河與萬里絲路共舞。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水旱碼頭及唐宋元明時期的邊塞軍事重鎮(zhèn),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黃河古鎮(zhèn),不僅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更因經(jīng)濟繁榮與文教昌盛而聲名遠揚。曾經(jīng)黃河的舟楫曾滿載水煙、皮毛駛向江南;駝鈴聲聲,馬蹄噠噠,人聲鼎沸,南腔北調(diào),昔日繁華可見一斑。
青城古鎮(zhèn),城門高大古樸,古民居建筑錯落,每一塊青石板、每一扇大門似乎都在訴說著這里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故事;青城,一個交通便捷、明清時期黃煙產(chǎn)業(yè)繁榮的地方,逐漸發(fā)展成為文教昌盛、人才輩出的隴上名衢。據(jù)歷史記載,清代青城一域內(nèi)共建有六處書院,培養(yǎng)了11位進士和74位文武舉人,為地方的繁榮與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
古鎮(zhèn)的街巷就是一部豐厚的史詩。青城內(nèi),一條大街橫貫全鎮(zhèn),大街兩邊是一個個小巷。古民居保留有古典式四合院、三合院、條形院落等多種類型,風格各異,多有垂花大門、門當、戶對(石鼓)、磚雕裝飾和影壁。青城的四合院,有三堂三廈、三堂五廈、三堂七廈。由于這些四合院的主人都是各地來到此地收購水煙的商人,民居吸收了北京、天津、陜西、山西等地的建筑風格特點。
在青城,最有年代記憶的是建筑物。古鎮(zhèn)里的明清四合院鱗次櫛比,磚雕、木雕工藝精湛,隨便推開一扇木門,都能撞見百年前的生活氣息。青城古鎮(zhèn)是蘭州市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和全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也是甘肅省古民居保存較為完整、非常難得的古鎮(zhèn)。60多處民宅四合院古建筑,對研究西北民居、西北風情有一定歷史價值。先后有《老柿子樹》《黃河浪》等電視劇在此選景拍攝。
這些民宅絕大多數(shù)是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時期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城河、青城、新民三個村。其中有明代建筑1處,清代建筑33處,民國建筑15處;完整的四合院有12處,比較完整的四合院18處,殘缺的有14處,僅存門樓的有16處。這些古民居從大門到照壁,從堂屋到廈房,從墻肘到屋檐,從門扇到窗戶,處處都有精美的圖案。這些圖案大多通過象形、會意、諧音等手法構求藝術語言,來托物寄情。
這里最恢宏、最具特色的古建筑大概就要數(shù)高氏祠堂了。莊重肅穆的高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是高氏第九世先祖高秉信發(fā)起修建的,也是青城地區(qū)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座家祠。這座明清時期獨有的懸山式建筑,一層一層,逐層增高,以示高氏子孫步步高升。祠堂坐南朝北,青瓦朱門,正中懸掛“高氏祠堂”四字匾額。建筑整體構思精妙,造型古樸典雅,布局奇巧別致,尤其是磚雕壁畫,構圖奇異瑰麗,畫面生動多彩。1993年高氏祠堂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家祠堂是高姓祭祀先祖的場所,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400平方米。殿堂、廊坊20多間。一進大門,就是視野開闊的大廳,對面就是祭祀祖先的地方。過廳中懸掛著道光帝御賜高鳴桂“才兼文武”和咸豐皇帝賜予進士高鴻儒的“進士”牌匾高高掛起,透過斑駁的牌匾,似乎可以穿過時間的長河看到當年高家人進士及第的風采和衣錦還鄉(xiāng)的熱鬧場面。堂內(nèi)懸掛著“源宗渤海家聲遠,春滿青城雨露新”的對聯(lián),道出了整個家族的歷史。這處幸存下來且保存完整的高家祠堂,成為研究宗族祠堂文化不可多得的標本。
富麗堂皇的青城隍廟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由山門、戲樓、廊坊、陪殿、鐘鼓樓、獻殿、皋金二縣城隍陪殿、大殿等建筑物組成。該建筑群坐南朝北,東西對稱,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1993年隍廟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里保留了大部分古樸建筑,隨便走進一處,從大門到照壁,從堂屋到廂房,從墻垣到屋檐,從門扇到窗戶,處處都有精美的圖案。木刻大門前墻兩塊長方形石板,作為門臺,取意鎮(zhèn)宅辟邪,保家太平。這些建筑,處處體現(xiàn)了吉祥如意、福祿壽喜、松柏梅花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
古鎮(zhèn)東灘一帶的青城濕地公園千畝荷花競相開放。2012年,青城古鎮(zhèn)榮獲“中國十佳最美風情小鎮(zhèn)”稱號;2013年青城古民居建筑群落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0月入選首批中國特色小鎮(zhèn)。目前,蘭州青城水煙制作技藝、道臺獅子、西廂調(diào)等已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進一步彰顯了青城的文化底蘊。
黃河綠洲,江南風雅,煙火漫卷,往事浩瀚……在青城古鎮(zhèn),既可以看到古香古色的明清民居,也可以聽到優(yōu)美動人的青城小調(diào),觀賞城隍出府、柴山表演、英雄武鼓等民俗活動,還可以走進羅家大院,一品這里考究的水煙制作工藝,尋覓另一段細膩的人文記憶。此外,你還可以品嘗一口香滑綿長的青城長面和青城陳醋、青城糝飯、酸爛肉等美食。只有你親身經(jīng)歷,才能體會其獨特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魅力!
本期小隴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啦,關注《小隴畫報》,了解更多甘肅美景、人文歷史、獨特民俗,咱們下期再見。
本期攝影: 白文本 彭昱 文字:西北角·中國甘肅網(wǎng)記者 屈杰文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wǎng)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wǎng)(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