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古韻甘肅】
天水伏羲祭典溯源
伏羲廟牌坊和宮門
伏羲廟儀門
伏羲廟先天殿
演員們在2021(辛丑)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上表演樂舞告祭儀式。
天水市伏羲城(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特約撰稿人 劉玉璞
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其文化創(chuàng)造包括了遠古時代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他畫八卦、造書契、結網罟、取火種、造甲歷、制嫁娶、創(chuàng)禮樂、設九部、制九針、立占筮……這些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奠定了伏羲氏是中華民族早期文明的創(chuàng)始人、中華民族早期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先驅及社會制度奠基者的地位。
天水是伏羲氏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fā)祥地,自古以來就有祭祀伏羲的傳統(tǒng)。最早能追溯到先秦時期,秦人在渭水之畔以“三牲”太牢之禮祭祀伏羲,并通過歷朝歷代的發(fā)展變化,逐漸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祭祀禮儀。目前,天水伏羲廟祭祀伏羲活動主要分為公祭和民祭兩種形式。但從根本上來說,民祭的祭祀禮儀是效仿于明清的官祭,而公祭則是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和天水伏羲廟建筑格局等因素,重新制定的新的祭祖禮儀。天水祭祀伏羲禮儀的形成過程及發(fā)展變化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祭祀時間
史載,歷史上祭祀伏羲自秦人始。約2800年前,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設鄜畤,即為祭祀伏羲而專設之祠。祭祀時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一只稱為三牢。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設密畤于渭南,祭青帝”“用三百牢于畤,作伏祠,磔狗邑四門以御蠱災”。秦統(tǒng)一全國之前,共設八畤以祭天神,專祭伏羲之畤有兩處,其地點都在今陜西關中一帶??梢姲l(fā)跡于天水,在關中發(fā)展壯大的秦人對伏羲是非常敬仰的。
西漢時期定太昊伏羲為春帝,句芒為春神,在立春之日一起祭祀,所以時間大致在春。唐代確定每年三月三和九月九祭祀三皇,金、元兩代天水地區(qū)也是按照這個時間來祭祀。明中期將時間改為仲春和仲秋,即二月和八月,所以天水卦臺山和秦州伏羲廟都是在二月三和八月三祭拜伏羲。
清初沿襲明代規(guī)制,但祭祀活動日漸轉衰,時間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清乾隆四年(1739年)秦州知州申報甘肅布政使,請求恢復明代祭祀禮制,但未得批準。由于民間傳說農歷正月十六是伏羲誕辰的日子,因而天水伏羲廟祭祀伏羲由原來一年兩度變更為每年正月十六祭祀伏羲。
1988年,時值農歷龍年,相傳農歷五月十三為龍的生日,伏羲又為龍祖,天水市政府遂將公祭大典的日期定為每年農歷五月十三,公祭大典偶爾也在公歷7月、8月舉辦,比如2005年和2006年,都是在7月3日舉辦。2007年,由天水市博物館提出申請,建議將每年大典時間確定在夏至日,同時為便于官方和海外人士銘記祭祖日期,當年夏至日是公歷6月22日,上報甘肅省政府獲批以后,天水舉辦公祭伏羲大典時間正式定為每年公歷6月22日。
祭祀告文、榜文、祭文
告文是在祭祖時,先行的一個程序。從明嘉靖時期開始,祭祖前對外出榜告示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的偉大功績,喚起廣大民眾對先祖的懷念之情。榜文是祭祖典禮的固定程序。昭示榜文是告慰羲皇,贊譽其偉大功德,表達后世懷念之情。目前,告文、榜文的內容形式稍有變化,而且只在民祭時展示。
天水伏羲廟在明代建成之后,長期的祭祀活動基本都屬于官方祭祀,所以祭文一直是由官方撰寫。起初在明嘉靖年間,朝廷禮部向天水伏羲廟頒發(fā)了《太昊廟祭文》,作為官祭時標準模板,由地方代表朝廷祭拜。清代以后雖然逐漸廢除官祭,但當地官府還是參與其中。1988年,天水首屆公祭伏羲大典祭文是由陜西師范大學教授霍松林先生撰寫,之后歷年大典祭文都是知名學者撰寫,政府審定。2005年隨著公祭大典由甘肅省政府主辦,祭文也開始由甘肅省政府審定,省長現場恭讀。民間祭祀的祭文則是由天水市博物館撰寫審定。近年來,天水市博物館不斷探索新的方式去引導和幫助大家了解伏羲文化的內涵,滿足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2016年,首次面向全國公開征集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文,并編印祭文集,迄今已連續(xù)征集7年,參與撰寫、投稿的人數逐年增長,越來越多的人身體力行地參與到伏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
祭祀儀程
天水伏羲廟創(chuàng)建初期,官方祭祀程序較為簡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陜西監(jiān)察御史張鵬、秦州知州黃仕隆主持制定了天水伏羲廟祭祀大典禮樂制度,張鵬親作《太昊廟祀樂章》,祭祀程序開始規(guī)范完備。之后,回鄉(xiāng)的天水籍朝廷大員胡纘宗又根據祭祀的七個程序撰寫《太昊廟樂章》,分《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望瘞》等詞典之樂,從而進一步細化了祭祀程序,由此可見在明代嘉靖時期天水伏羲廟的祭祀程序依次是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望瘞七部分。具體祭祀程序為:祭日前發(fā)告文,祭日時滿院儀仗威列、龍旗飄揚,參祭官員身著朝服、整冠恭立,待吉時一到,號令三匝,炮鳴九響,隨之出榜文、迎神,迎神后行三獻禮,三獻禮畢后,祭祖大典開始。主祭官恭讀祝文,主祭、陪祭、民眾依次參拜,而后城鄉(xiāng)民眾開始敬奉香火、祈禱平安。臨暮時分徹饌,最后望瘞送神,祭祀典禮結束。這種祭祀程序在之后的春秋兩祭中都是沿用的,直到明代后期改為一祭三日,即一迎神、二大典、三送神。
清代禮儀縮減,民國時期更是大不如前,但春祭一直作為官祭延續(xù),所以祭祖程序仍是完備的。農歷正月十五出榜迎神;正月十六零時正祭大典,其間禮炮九響,屠宰烏牛、白馬、豬三牲獻血,盥洗后將三牲首供于香案,再敬獻蔬果、餅羹、肴饈、清茶、美酒等祭品。正祭典禮主要為主祭、陪祭依次列香案前醒香、上香、穩(wěn)香、進爵、三奠酒,恭讀祭文,行三拜九叩之禮。祭祀典禮結束后民眾敬香。下午焚榜送神,將榜文焚于伏羲廟先天殿焚爐內,最后將所焚之灰撒入藉河,祭祀結束。秋祭從清中期以后成為民祭,故而祭禮相對簡約。
1988年公祭活動恢復后,參考傳統(tǒng)祭祖程序,采用了新的祭祀程序。即為:公祭開始,鳴炮13響(代表13億華夏兒女共祭),擊鼓鳴鐘,主祭人恭讀祭文,敬獻祭品,敬獻花籃,瞻仰圣像,行鞠躬禮,樂舞表演。結束后群眾祭拜,整個大典儀程都是在天水伏羲廟院內舉行。
2005年,伏羲廟門前修建了一萬平方米的祭祀廣場,同時大典又升格為甘肅省人民政府主持祭祀。祭祀儀程變更為六項內容:第一項,全體肅立、奏樂;第二項,擊鼓鳴鐘(擊鼓34咚,象征全國34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和臺灣地區(qū)中華兒女共祭伏羲;鳴鐘9響,代表海內外中華兒女對人文始祖的無限敬仰);第三項,恭讀祭文;第四項,樂舞告祭;第五項,敬獻花籃;第六項,瞻仰圣像,行三鞠躬禮。儀程結束后,全城百姓入廟祭拜。
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之后,每年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形成省部共辦規(guī)格。2014年,海峽兩岸實現首次共祭,現已連續(xù)舉辦了8年,在臺灣各個階層產生了較大影響。隨著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和規(guī)格的不斷升高,通過十幾年的改進,逐漸形成了目前公祭大典的固定儀程:第一項,全體肅立、起樂;第二項,擊鼓鳴鐘;第三項,恭讀祭文;第四項,鞠躬敬祭;第五項,樂舞告祭;第六項,敬獻花籃、謁廟拜祖。
祭祀供品及器物
秦人用騮駒(黑尾巴的紅馬)、黃牛、羊(公羊)各一只,也就是“三牲”太牢祭祀。
唐代用羊、豬“兩牲”少牢。
宋代開始確定用豬、牛、羊“三牲”太牢。
明代沿襲前制,據《明史·禮志》和胡纘宗《太昊廟樂章》所述,祭祀時案上擺列:燈、籩豆(盛果實、干肉的竹編食器)、俎、簋、爵、尊等,分別盛放肉類、餅羹、瓜果、菜肴、黍稷、稻粱、美酒等,還有玉石、金帛等物。
清代祭器和供品比較簡單,但是太牢改為烏牛、白馬、黑豬三牲。
民國時期只有逢特殊年份的時候才有太牢、祭品等。
1988年,民祭和公祭恢復后,民祭以黑豬、獻飯為主。公祭則只敬獻鮮花、果品、面點。
2003年,公祭、民祭都恢復了豬、牛、羊三牲太牢之禮。
2006年,祭祀廣場增加九鼎八簋,祭祀伏羲并沿用至今。先天殿內增設祭祖俎案、青銅編鐘、石磬等祭祀器物。
2013年,天水市博物館設計制作了敬獻太牢的食籮、祭祀專用道具雕漆“八卦盤”“五福盤”;伏羲廟中院新增祭祀蠟臺、香爐。
2015年,設計制作了紅木祭祀供桌。
2016年,設計制作了春祭、秋祭專用服飾,以及祭祀專用儀仗隊服飾。
2017年,設計制作了祭祀專用八卦旗幟、龍旗、旗幡、旗墩等。
目前,每年公祭大典當日早晨8時,都會舉行隆重的敬獻太牢儀式,由身著朝冠禮服的專職祭祀人員抬著盛有“太牢”之禮的食籮和各式各樣的菜肴、鮮果,在浩浩蕩蕩的嗩吶、鼓樂儀仗隊伍護送下,從伏羲廟西牌坊前出發(fā),繞伏羲廣場環(huán)繞一周。在廣場兩旁的九鼎、八簋前,舉行供奉五谷儀式,以祈福華夏大地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最后,獻太牢隊伍進伏羲廟先天殿,向伏羲圣像敬獻太牢、水果等。
祭祀樂舞
根據隴南市禮縣秦公大墓出土文物考證,秦人宗廟祭祀時,主要是以石磬、鐘為樂器?!逗鬂h書·祭祀志》有云:“立春之日,迎春于東郊,祭青帝、句芒,車旗服飾皆青。歌青陽,八佾舞云翹之舞。”由此可見,在東漢祭祀伏羲之時,車騎服飾都是青色,吟唱青陽曲,配以天子專用舞蹈(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時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據《周禮》規(guī)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到了唐朝祭祀樂器舞蹈更是繁多。
北宋秦州三陽川蝸牛堡(今天水卦臺山)建立伏羲廟后,屬于天水本地的祭祀伏羲樂舞也應運而生。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巡按陜西監(jiān)察御史張鵬考察秦州伏羲廟(今天水伏羲廟)后,覺得祭禮簡單,樂舞不全,沒有體現出羲皇故里的祭祖地位,便會同秦州知州黃仕隆制禮作樂,撰寫《太昊廟祀樂章》,組建專門的樂舞編制和隊伍。胡纘宗《太昊廟樂記》中說:“(張鵬)乃邀仕隆召工制器,按八音為樂,準八佾以為舞。蓋琴、瑟、笙、鏞之屬必調,翟、冠、袍之屬必;制罔不合,度罔不中,而敬可持矣”,此時的樂舞大體上是仿照當時文廟祭孔的禮儀樂舞之制。從清乾隆《直隸秦州新志·建置》中可知,明代祭祖樂舞編制大體有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之樂,樂器有三十六組,樂生有四十四人,官員有一百四十四人。舞蹈器具有一百三十個,舞生有六十六人,吏卒有二百六十四人。進入清朝之后,祭祀樂舞逐漸失傳,主要以民間戲曲、民俗表演為祭祖之舞。
公祭大典開始正式舉辦之初,大典的祭祀樂舞主要內容還是天水旋鼓、秦州夾板、甘谷嗩吶、秦安臘花等,后期加入一些特定編排的舞蹈,但沒有成為體系篇章。2010年開始在伏羲廟院內增加古箏表演,增加伏羲路迎賓隊伍數量;2012年甘肅省文化廳、西北民族大學組織重新排練了祭祀樂舞,演職人員達202人,2013年更是增加到320人。2016年,由甘肅省文化廳、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正式仿照《直隸秦州新志·建置》“伏羲廟”條記載中的樂舞禮制,創(chuàng)新編排了大典樂舞告祭內容,總共分四部分,即:序章,威儀棣棣;第一樂章,畫開天地;第二樂章,萬代敬仰;第三樂章,龍脈永昌。2017年,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接手樂舞告祭排練,邀請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百先生作為藝術顧問,通過馮雙百團隊的再次創(chuàng)編,最終形成了目前每年公祭大典時所展示的祭祖樂舞篇章。
伏羲文化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本源文化,其深邃的文化內涵,對增強文化自信,提高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21年,甘肅省在“十四五”規(guī)劃中將始祖文化作為甘肅重要的文化品牌。
“太昊伏羲祭典”在長期的祭祀活動當中,不僅形成了根據不同歷史時期而相對固定的程序特征,還擁有了本土民俗特點和天子祭祀禮儀特質的共存特征,這也充分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百姓的生活狀況。在高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我們加強對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太昊伏羲祭典”的保護傳承與開發(fā)利用,不僅對加快甘肅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及形成特色發(fā)展道路有著促進作用,也在維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認同,凝聚民族力量,振奮民族精神,促進國家統(tǒng)一,構建和諧社會,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作者系天水市博物館館長、天水市伏羲文化博物館館長)
- 2023-06-19天水市文旅局: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節(jié)會各項工作 確保公祭伏羲大典圓滿成功
- 2023-06-19其勢正成 其時已至——甘肅文旅強省建設系列深度報道之信心篇
- 2023-06-19甘肅文旅組團參加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
- 2023-06-19敦煌文化國際傳播中心全球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