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近收藏】
鮮為人知的武威匾額
1910年,在中國的澳大利亞人莫理循西北行拍攝的涼州古城。
李銘漢故居
李銘漢故居中留存下來的匾額之一。(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
李學輝
匾額是集文字、書法、鐫刻、雕塑、篆印、工藝、美術為一體的一種綜合性文化體現。因內容的不同,稱謂也有區(qū)別。掛在朝堂、府衙稱官匾;掛在民間院戶門頭,稱門額。凡有古建筑處,就有匾額。匾額式樣多變,具有裝飾性,與所處的建筑相互輝映,表現了古代文化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匾額是所處建筑的門臉,多為木質。從內容上可看出掛匾者的門第層次、姓氏來源、道德修養(yǎng)、思想情感、處世哲學、精神寄托、美好追求等。匾額雖小,學問很大,是研究建筑、門閥、匾屬的重要資料之一。
文化繁榮之地,匾額亦多。武威自古崇文尚德。有清一代,名人輩出,所留匾額頗多。較能反映武威較深的人文積淀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按匾尋跡,匾額背后浮現出的是幾多興衰,讓我們可以從中覓出一點歷史的印跡和與之相關的淵源關系。
四大城門匾額
我們幼時,曾傳唱一首歌謠,作為一種游戲,即說武威城門樓。“東門樓子,西門樓子,南門樓子,北門樓子,二十四個城門樓子。東門樓子龍滾石,西門樓子七鼓堆,南門樓子雨打瓦,北門樓子看西瓜……”小時候,沒明白多大意思。后才知道,這里面有奇觀,也有傳說,還有情趣。
據武威學者竇濬先生講,東城門樓巍峨高大,其形狀類似于天安門。城門中洞長二十一丈,寬五丈,兩中柱柱頂石為鼓兒石,柱上雕龍,龍尾綴石,龍首相對,中掛鐵燈籠。鐵燈籠傳為趙飛趙鐵匠所鑄,工藝精美。遠眺,龍首搖動鐵燈籠,似為二龍戲珠,極富動感。
相傳八仙過武威,進東城門時,鐵拐李抬首一瞧,見二龍滾著鐵燈籠,翻騰不已。鐵拐李打開酒葫蘆,將口對著燈籠一晃,自此,龍珠不再晃動。
南城門樓亦為三層。若天晴之夜,進樓閣,輒有夜雨打瓦之聲,似在彈奏,極富樂感,尋聲而去,則聲頓止。抬頭望天,天晴如洗。久而成為武威一景,曰夜雨打瓦。出南二城門有一城墻,照壁墻中立一劍,劍頭正對天梯山。此劍又稱分水劍。劍上裹布,布上有文。立劍于此,意為分黃羊、雜木兩河之水,使武威免受水災之禍。
據王寶元先生在《涼城滄?!酚涊d,明代再修涼州城時沒開西門,后宋晟鎮(zhèn)守涼州時,增辟西門。宋為安徽定遠人,明史有傳,曾四次鎮(zhèn)守涼州,前后達二十余年。清人沈翔曾作《涼州懷古》,有“峰向南來皆有雪,城當西面獨無樓”之句。民間傳言魯班筑西城門樓,晝筑夜走,后尋蹤至嘉峪關,才知城門樓一跑千里,遂作罷。西城門有七處土堆,下埋壇,壇內裝銅錢,成陣法排列,人立于土堆前,則成八個,換一個站立,依舊如此,遂成一謎。亦有人說這七個土疙瘩凸在城墻上,似為北斗七星,又稱七星劍。
傳說筑北城門時,有四棵大樹,正立相對,號為通天柱,設計者依樹之所立位置修造了北城門樓。北城門中樓為閣子樓。有一木柱,中間有一結疙瘩,取結透亮,乃為一洞,從此洞眼遙望民勤,民勤所種西瓜都歷歷在目,遂稱千里眼。亦為武威一景。
城門雄壯,匾亦增彩。西城門匾為石匾,黑底,一尺見方,上書“遙接峪關”;南城門匾曰“翹映天梯”,東城門匾為“河西保障”,北城門匾為“大好河山”。西、東、南城門匾為何人所書,已無資料可考。據說北城門匾為武威名流楊成緒所書。“匾大如房”,武威學者馮天民先生在武威《館藏名匾》序中云:楊成緒書寫此匾時,聚精凝氣,意興湍飛,大草“河”字右偏旁連拐三道彎。有人問他為何拐了幾道彎,他言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我這河字才拐了三道彎。此亦為美談。
李銘漢故居匾額
李銘漢故居位于達府街。舊貌由三部分組成,中為祠堂院,西為住宅,南為花園。據宋振林先生所著《名勝古跡》載,祠堂院始建于民國五年(1916年)。坐南向北,分前后兩院。后院上堂屋面闊五間,硬山頂式,屋脊施磚雕,飛檐出廊,滾檁踩枋。東、西廂房各三間,不出廊。北面過庭三間,朝南出廊,亦滾檁踩枋。過庭北面為前院,東、西廂房各五間,臨街的大門兩側各有倒座兒,與住宅院與花園構成李氏故居?;▓@已毀,住宅區(qū)已建了住宅樓。2018年,李銘漢故居被列入武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重點項目。
李氏三代,為“涼州世家,族望通明。茂苑儀型,門風清邵”。李銘漢(1809年-1891年),字云章,受業(yè)于名流,“雖布衣終身,但因德行高尚,學問淵博,負重望于鄉(xiāng)邦”,其子于鍇,字叔堅,為銘漢先生次子,“致力于志士、循吏、學人三種境界,均有突出業(yè)績”。“鼎文先生(1919年-2014年)對故鄉(xiāng)充滿著深深的感情,一生撰寫了不少考證故鄉(xiāng)文史的文章。這些文章寫得既親切樸實,又材料翔實,如數家珍;既傾注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又不虛美,不隱惡,實事求是。”(引文自伏俊璉先生《懷念李鼎文先生》)
李銘漢故居復修期間,有受惠之人后代捐出于鍇先生去世后因感其在任山東沂州知府時曾用薪祿銀元兩千元買過兩年“更名糧”,減免武威縣王、吳、宋府賦稅1800石之舉所送的兩匾:賦去煩重,槐蔭滿庭。現已懸掛至李銘漢故居。
李銘漢故居原府門大門門匾為“隴西望族”,楷書書寫。何人所寫,現已不知。原大院過庭懸掛朱砂紅金字匾額“中原耆舊”,由書法家曾國杰所寫。兩匾不知歸落何處。
張兆衡府第匾額
據梁新民先生考據,張兆衡府第在涼州城西小北街西側,張澍故居南面,從坐西向東的一個街面進去,直頂到一堵影壁,而后從南、北兩個側門進去,是南、北兩院房子,舊城改造時已拆除。
張兆衡為武威清代十大翰林之一,生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考中進士,選庶吉士,道光二年(1822年)散館改知縣,因請假省親,未選任。曾主講蘭州五泉書院、蘭山書院。道光十三年(1833年),46歲時選任山西和順知縣,后調任曲沃知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擢升朔州知州,到任一月,便稱疾告歸。其為官,“循聲大著”;侍奉雙親,樂不易此。較受世人稱道。
據武威學者朱子云先生所記,張兆衡府第門額為“忠剛遺澤”,由清道光左都御史、書法家姚元之用隸書題寫?;ㄍへ視?ldquo;古雪山房”。上世紀20年代,張兆衡后裔將祖業(yè)賣于名醫(yī)權愛棠先生。權愛棠先生以行醫(yī)名世,又是著名的書畫家。購得張兆衡府第后,加以修繕,由族弟書法家權景猷隸書匾額“略陽世澤”,款署甘肅大紳張威。甘肅書畫家范振緒先生適寓武威,看到此匾后贊不絕口,稱看其隸書大作,在武威沒有自己書寫隸書的市場了,回去再不寫隸書。范振緒先生之嘆,可見其胸襟。視其格局,實乃大家風范,不以他人之作而狹隘其心,實令人感佩也。此匾現已不存。
張銑府第門匾
張銑為清光緒二十九年進士,曾任新疆焉耆知府。據朱子云先生記載,張銑故宅坐落于武威城區(qū)東巷子正北方,府址后為涼州區(qū)委黨校所在地(現已搬遷)。三開間府門,懸掛繪藍底金字楷書方匾:通議大夫第,左右各懸彩繪草綠底金字“文魁”楷書匾兩塊,現已不存。其故宅已于上世紀50年代拆除。
武將“提督軍門”匾
據朱子云先生記載,韓家祖宅坐落于武威城區(qū)西南隅,今武威市財政局東側,原呂祖廟西南。有清一代,韓家兩兄弟,皆為武將,后雙雙陣亡。朝廷為表彰其功績,賜“提督軍門”匾懸掛于府門。兩扇大門,各繪武將一員。又在府第東修建“雙烈祠”供人奉祀。祠毀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大地震,其府第上世紀50年代已拆除。
據老一輩人說,韓家兄弟原鎮(zhèn)守邊關,有外族入侵,弟兄倆雙雙潛回,母問之,則曰回家侍母。母大怒,詰之,弟兄倆大慚,返回邊關,以勇猛積軍功,至提督,后雙雙戰(zhàn)死。民間有口傳:武將勇猛萬萬千,抵不過韓家兩兒郞。蓋因贊其韓家兩兄弟之勇烈也。
陸家大院門匾
現存武威之大院,有陸家大院、賈家大院、秦家大院等。近年來,有外地文友來,輒至陸家大院,夜間小坐,或聽小曲,或談掌故,杯酒碗茶,無不為其精美所嘆,亦為武威民居之風范所心折。
武威陸氏源之江西金谿象山(陸九淵)故里,一支遷徙涼州,其門匾額“派衍金谿”,道出涼州陸氏一族之脈源。
涼州陸氏,前八代祖陸華國,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飽讀史書,通曉數理。因科舉失意,遂潛心辦學,設“經義堂”,使無數學子受惠。其家藏“誼重分金”匾額,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同窗及弟子舉人為陸華國先生55壽辰時恭贈,喻為“尊師重道、情誼無價”。此匾由其同窗舉人張啟璽、徐好清撰書。清咸豐五年(1855年),陸華國先生60壽辰時,同窗樊中選、樊桂撰書“式廓光前”匾,同窗張應彪、王銳補撰“詒謀裕后”匾?,F兩匾重繪掛于陸家大院二樓祠堂。
趙永年自書匾額
趙永年先生為清代武威書法大家,字鶴村。其宅第坐落于武威城區(qū)原勝利街前進巷路西。建造考究,房舍精良,頗具文人情懷雅趣。門額“琴鶴遺址”為先生自題。堂匾為“琴鶴堂”,大石青金字,顏體,亦為先生自題,蒼拙古樸。門庭兩廊,裝飾拓出清代著名書畫家張美如“松壽”條匾,意境迭出。
趙永年先生在武威題匾、題聯較多,現存世者已不多。
民間傳一故事,說每至臘月,趙家府第門前車水馬龍,求見者,高官有之,大戶富商有之,都為求墨寶而來。其潤格豐厚,傳為一時佳話。所以民間又戲稱趙永年先生為趙臘月,或趙臘爺。民間還口傳趙家“臘月里的包子正月里吃”,足見其人多物厚、書法受人喜愛程度。此亦為舊時尊崇文化人之盛舉。
趙永年先生自題“琴鶴遺址”“琴鶴堂”兩匾,頗能見其性情。琴、鶴歷來為文人雅士之愛物。直書琴鶴于門匾、堂匾,琴音高潔,鶴聲嘹揚,至其府宅,便能慕其心境,以為清時武威一大佳話。
里巷見古匾 悠悠根脈長
宗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即祖脈。宗族繁衍,有根可據,有姓可尋,源頭一脈,其絡衍傳。所以歷來修譜懸匾,一標明自己宗族淵源。二不數典忘祖,敬仰祖上功德,以繼其志。三發(fā)愿慕追先祖之德望,以延其家風。故凡家族,大姓求其宏闊,小姓亦不忘其本。所以舊時起宅置院,懸匾是極為講究之大事?;蛘埫?,或請書家題之,或集名家之字,“寧窮一世,不窮一匾”,涼州故宅大院頗多,其匾額亦多。據朱子云先生記載,清至民國,武威城區(qū)匾額蔚為大觀,其名人題匾,成為武威一道文化風景。走街串巷,抬頭即匾,舉首仰之,俯身慕拜,拂拂墨香,字字理明,一城文氣,徜徉城垣,“大城”武威,以文取勝;“文城”武威,名副其實。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